虽已入春,但地处赤峰市最北部的林西县五十家子镇轿顶山村,此时的清晨却还是寒意阵阵。“入户啊?全书记,吃早饭了吗?去我家里吃点儿热乎饭吧。”正在低头踱步的张全颖听到了村民热情的招呼声,心里顿时升起浓浓暖意。在村民们心中,张全颖是个“全能”的人,是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的人,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全书记”。
张全颖和村里的党员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初见张全颖,皮肤黝黑,个子不高,操着一口山东口音,说话掷地有声。2022年3月,张全颖带着林西县交通运输局党委的信任和嘱托被选派到五十家子镇轿顶山村任第一书记。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张全颖就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老百姓干出点实实在在的事。
轿顶山村共有常住人口216户467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48户90人,详细了解各家各户情况后,张全颖决定从收入最低的刘小晓家开启驻村工作之路。
刘小晓是轿顶山村烧锅九组的边缘易致贫户,罹患脑梗,处于半劳力状况,妻子陈建梅患有神经关能症,两人还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因生活困窘、思想懒惰,成了远近出名的“躺平户”。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张全颖深知要改变刘小晓家的境况,必须先改变他的思想,于是,张全颖成了刘小晓家的“常客”,接连五天的“登门拜访”,让刘小晓和家人有了改变,从敲门不开到开门迎接,从不叠被子到屋里屋外整洁一新,这些变化让张全颖看到了希望。他提前与轿顶山村食用菌产业园区负责人商议好后,对刘小晓提出让他们夫妻俩到园区务工的建议,从最基础的剪菌根入手,别人包工计件按筐,他俩按80元/天结算。为了解决他俩去园区务工来回交通不便的问题,张全颖自掏腰包为他们买了一辆电动车。眼下,园区马上就出菇了,刘小晓夫妻俩张罗着今年不按天结算了,想试试包工计件,可能挣得更多。
“农村的事大多是小事琐事,贵在坚持!”张全颖的驻村工作笔记上写的这句话,成了他驻村的法宝。轿顶山村因山而得名,耕地面积不多,脱贫户、监测户大多是老年人,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人均纯收入高于贫困线,但年度增幅很小,如何带领劳动力弱的人赚钱?张全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解决下一个“难题”的工作中。
张全颖入户了解村民家庭情况和“急难愁盼”
白天,走村入户,充分了解各个自然村种植、养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土地、林地等资源情况,晚上,住在村里,写笔记、查资料,为每户脱贫户、监测户因户施策制定发展规划,最终,他决定着重在园区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破解村民“顾家”与“增收”这一难题。“84岁的王海玉,2022年在园区修剪菌根,一天赚50块钱左右,没事的时候就来园区务工,累了就回家了,食用菌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包容性又很强的产业,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产业园区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张全颖表示。
驻村一年多,张全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如今全村普通务工人数203人,参与生产经营15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从“家门口就业”到“家门口致富”,轿顶山村的老百姓都对“全书记”竖起大拇指。
在村民眼里,“全书记”还是个热心肠的人。轿顶山村八组村民李长才,年老多病,做过前列腺手术,常年每隔20天左右需到林西县医院更换尿袋一次,因儿女不在身边,老人往返舟车劳顿,出行严重困难,张全颖了解情况后,多次协调林西县交通运输局“电召服务”工作组,签订了五十家子镇出租车电召预约车主“微心愿”认领协议书,定期上门服务,接送李长才往返林西县医院和轿顶山村,解决了老人就医的出行之忧。
“李长才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握着我的手感谢我的那一幕,一直都在我的内心里,温暖着我,也激励着我,往后的日子,只要驻村一天,我就一定会为村民做更多他们急难愁盼的事,不摆‘花架子’,干出‘真样子’。” 张全颖情真意切、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