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
首页 > 旗县信息 > 翁牛特旗
聚焦翁牛特 记者探村看“三变” | 之三:农村发展路向何方?
作者: 来源: 赤峰新闻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3-05-19 17:57

一方热土要如何承载起最初的乡愁?当越来越多的人奔向城市寻找更广阔的世界,那些依然留在农村的人们,要如何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创造更好的生活?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试卷徐徐展开,到底要写上什么样的答案?系列报道《聚焦翁牛特 记者探村看“三变”》我们继续在翁牛特旗寻找答案。

记者 刘梦达: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可不一般,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由此诞生,“红星”光耀中华,这里就是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如今,七十余年过去,乘着“三变”改革的东风,乌兰敖都人继续向前,草原红星绽放出新时代光彩。

畜牧业是乌兰敖都嘎查的主导产业,然而传统养殖方式基础薄弱、饲养条件差、疫病防治难,散养放牧更容易加速草场沙化。乌兰敖都嘎查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长胜带头成立了新敖都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三变”改革,牧民把自家的牛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搞全年舍饲圈养,并承担起蒙古牛保种繁育的重要使命,走出了一条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养殖之路。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副书记 长胜:这样能够减少对草场的破坏,同时能使牛得到精心养护。当前合作社年总收益在100万元以上,每年我们牧民增收1万元以上。

记者 刘梦达:如今的乌兰敖都嘎查家畜存栏达到2.14万头只,人均可支配收入16260元。而就在170公里外的亿合公镇,万亩藜麦已经开犁,种植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致富的种子被播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上。

旱泡子村是“三变”改革跟学村,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后,集中流转389户1089人的土地1.1万亩,几乎占到全村土地的一半。土地集中起来后,村子的发展空间也拓宽了,通过京蒙帮扶,合作社与北京中藜高科以300元/亩的价格签订协议,村民变身职业工人到企业打工,入社的农民种着同样的地,却能拿到两份钱。旱泡子村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增收的发展道路。

翁牛特旗亿合公镇旱泡子村党支部书记 史振全:咱们现在11000多亩藜麦已经全部种完,下一步涉及到喷药也需要咱们老百姓给他这公司干,咱们一定要把它种好种出价值来,把企业留在咱们这,咱们这以后老百姓挣钱的机会多了。

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翁牛特旗共确定试点嘎查村5个、跟学嘎查村25个,按照“定权不定地”的原则,加大土地流转、资源入股力度,通过党建引领、集体动员、农民参与,既确保了“三变”改革的公有制属性,又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大量劳动力。通过成立的置业、劳务、旅游等合作社,让农牧民增加更多收入。

截至目前,翁牛特旗通过“三变”改革累计整合土地21.7万亩,实现土地“量差”633亩;竞拍流转土地20.4万亩,土地流转收益4380万元,实现价差869.5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38万元,人均分红3000元以上。

翁牛特旗委副书记 旗长 孟和:“三变”改革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将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聚焦“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心问题,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在农区复制推广已有模式,进一步完善提升运营机制。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而“三变”改革由“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核心出发,实现“零散变规模、分散变聚合、无力变有力”,真正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村级内生动力强起来,为推动乡村振兴、引领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