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
首页 > 旗县信息 > 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设施农业种植为乡村振兴增温赋能
作者: 来源: 巴林左旗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3-06-26 16:58


时值六月,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道劳毛道村的采摘园内,各类的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吸引了大量城镇居民到来,游客李静正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她告诉记者,“我们带着孩子走进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孩子在这能体验采摘蔬菜的乐趣,见识到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这是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孩子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大人也觉得能放松很多。”

采摘园负责人姚万合介绍:“我们通过政府带动,创新了发展思路,瞄准生态采摘游这种新兴旅游模式,充分发挥距离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把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暖棚改建为采摘园,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新奇的采摘体验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目前来看起到了特别好的效果,游客也越来越多,采摘园里的种植户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像道劳毛道村一样,林东镇朝阳营子村也同样依托设施农业开启了快速、高质量发展模式,投资1500万元新建的高标准大棚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承租热情高涨的群众很快就把全部大棚承包一空,400亩大棚的租金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28万元的收入,村民也通过承包的大棚实现了增收。

正在为种植户进行种植订单统计的村党支部书记孙虎告诉记者,“我们村党支部通过推进辣椒种植专业村建设,采取“党支部+N”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所有的大棚出租给村民用于种植辣椒,并为椒农提供辣椒种苗和种植技术,做到租棚、定苗、防治、加工、销售“五统一”,形成了产销加一体化经营格局,现在外地的客商特别认可我们的辣椒,销路根本就不愁,价格也能保证,种植户也没什么风险。”

发展速度快,技术是关键,为了帮助群众更好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土龙岗村瞄准网络和工作站两个渠道,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力。通过“数字林东镇 赋能一点通”平台上开设“农民讲习课堂”专栏,将各类实用农技视频上传至平台,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查看。同时土龙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契丹牧耕”博士工作站通力合作,多次邀请赤峰学院专业团队开展“送农技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手把手传授农业技术,彻底解决了种植户经验落后等实际问题。

秦立金博士在指导群众育苗

“通过多次的送科技下乡活动,现在这里的种植户基本上都掌握了很多的技术和经验,这是我们非常开心能看到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基层群众送去更多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帮助群众提高产量,进而实现增收致富。”赤峰学院博士秦立金表示。

经过几年的发展,林东镇内多地都已经依托设施农业摆脱了传统的种植模式,通过技术、方法、模式的更新,更是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特色种植产业,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走进产业园内香菇的气味扑鼻而来,可以看到,香菇生产也因为现代化设备的出现而驶入了快车道。木屑经过混料、控温、搅拌等一系列工序,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就会被园内的菇农买走用于种植香菇。食用菌产业园引进了菌棒生产线后,不仅免去了菇农从外地购买菌棒所需的运输费用,而且还会为群众提供每棒0.5元的补助,节约了菇农购置菌棒的成本。

工人加工菌棒

“这几年,菇农购买自制菌棒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自己生产的菌棒总是能销售一空,去年生产了120.42万棒菌棒,全部被园内群众购买。通过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技术,食用菌产业园形成了集菌棒生产、香菇种植、产品冷藏和菇干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完善大大激活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带动了菇农参与香菇种植的积极性,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食用菌产业园负责人张伟介绍说。

围绕“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思路,林东镇依托三峡集团资金和易地搬迁扶贫资金,实施设施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打造土龙岗村—山湾村、罕吐柏村—朝阳营子村两条设施农业示范带,持续推进以辣椒、香菇、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有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提档升级,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经营模式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林东镇政府镇长王海平说:“下一步,林东镇将深挖设施农业潜能,强化双层膜大棚、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等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引进蔬菜深加工生产线,构建“育、培、产、销、加”一体化蔬菜产业链,让群众在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上享受到设施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