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县信息
首页 > 旗县信息
元宝山区建昌营村:党建引领致富路善治共享同振兴
作者: 来源: 元宝山区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2-12-01 17:52


建昌营村位于元宝山区北部,毗邻平煤东露天矿,距开发试验区7公里。全村总面积6.66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组,共有2420户6536口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08人。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管理体制,村级各项事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随着改革发展推进,特别是面对乡村振兴的新部署、新要求,产业结构单一、后劲乏力及群众诉求多元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对此,村党委认真落实自治区“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部署,以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化引领功能为着力点,聚焦“发展、治理”两大主题,探索形成了“三个引领”工作机制,加快乡村振兴推进进程,202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亿元,村集体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村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带领全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第一个引领:强班子、抓规范,新理念引领新思路。一是调优班子强堡垒。针对以往村班子年龄老化、活力不足等问题,以“两委”换届为契机,推选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型人才担任村书记,并推动实现“一肩挑”,同步选配“乡招村用”等3名年轻大学生进入村班子,将整体平均年龄优化至39岁。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职一备”要求,培养储备后备干部7名,同步加强各类乡土实用人才的培养,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二是狠抓规范赢民心。针对以往集体资产体量大、管理难、群众有猜忌等问题,村党委以加强自身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创建“最强党支部”为统领,以严管“三资”为方向,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村级资产管理公司,村党委委员担任负责人,对村组“三资”进行摸底建账,实施公司化运营,定期审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全程透明。三是转变观念谋长远。村党委坚持思路决定出路,通过问政高层、问需群众,特别是组织党员干部到浙江、湖南等先进地区挂职锻炼、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全国村长论坛并承办执委会问计发展、问策先进,遵循“产业由资源向非能生态三产迈进,社会治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理念,研究确定了“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多元共治”的兴村惠民整体发展思路。

第二个引领:转方式、强融合,新模式引领新发展。村党委立足原有基础,坚持巩固与拓展并重,重点以融合党建为驱动,采取“一转双融”举措,推动能源资产保值增值、建筑加工产业提质增效、生态观光产业拓展发展。一是规范转制激活力。村党委依托资产管理公司,对原集体煤矿、饭庄、彩霸油漆、德汇装饰、宝昌门窗等企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通过审计评估,公开竞租、合理转制,规避了经营风险、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村集体收入580万元。如建昌营集体饭庄,以前经营不善年年亏损,连村里定的每年10万指标都交不上来,通过公开竞价,第一年就以59万的价格租了出去,现在每年上缴租金已经涨到84万了。二是外融延链增动力。村党委借助融合党建平台,围绕推动村建筑、建材、包装、物业等原有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向外融入参建其它地园共建等党建联合体,对接需求、开拓市场、延伸链条。以此为依托,村建筑公司承揽了大地云天公司的管廊、厂区道路硬化和花砖铺设工程项目,村集体增收300万元;村物业公司承包园区大地云天等几家企业的物业和日常保洁服务,集体增收35万元;村建材公司与元宝山露天矿等工矿企业达成砖瓦、油漆建材长期合作协议,集体增收70万元。在服务保障园区企业发展同时,提升了建筑加工产业的发展动力。三是内融拓业聚合力。村党委在全镇党建引领种苗特色产业发展共同体带动下,发挥自身设施农业基础好、土地集中连片优势,连带整合周边4个村的土地、人力资源,重点依托和润农业公司技术、市场优势,携手规划建设总面积3.04平方公里,以种苗繁育为核心,构建集种苗交易、智慧物流、科技研发、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种苗特色小镇,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向生态农业延伸、向现代观光旅游产业拓展。目前,一期流转土地1700多亩,完成投资5亿元,建设育苗、观光棚室10.9万平方米,实现年产各类苗木2.8亿株,累计接待游客7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1.3亿元。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周边1万余人就业,村民还可新增收入1000多万元。

第三个引领:优服务、提效能,新体系引领新治理。村党委坚持以群众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抓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方式,着力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一是划网配员,搭建工作框架。村党委重点依托原有村组管理层级,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服务、便于开展工作”原则,将11个村民组和产业集中区,划分为6个网格,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做到网格与党组织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选配42名村组干部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同步按要求对接5个部门站所人员、15名党建联合体成员单位党员以及党员骨干、村民代表、经济合作及志愿服务组织成员等,组成网格团队,凝聚合力、联动发力。二是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促动。在规范运行上,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将网格化治理工作成效与村组干部年度履职考核和党员积分管理挂钩,结合开展“三会一课”等,定期调度进展、评价实效。在硬件支撑上,投资200多万元,整合村级阵地、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等服务资源,打造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延伸辟建网格服务站点6个,方便群众办事服务。在保障促动上,重点依托集体积累,根据网格人员表现,在原有薪金待遇基础上,每年为每人核发绩效补助,激发工作热情。三是紧扣民意,推动共治共享。依托线下定期入户排查机制,特别是“党群网格通”线上实时收集渠道,累计发现和受理群众民生治理诉求87件,协同网格团队实现了100%基层化解“零上交”。通过组织引导群众线上提议、讨论和投票,推动形成规范沿街杂物堆放、杜绝农闲赌博等民约规范6条,实现自我管理、以约范民。在此基础上,积极联系融合共建力量进网入格,开展法律咨询、科技讲座、健康义诊等20多场次;组织党员志愿力量开展义务植树、垃圾清理、助贫帮困活动16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实事办到心坎上,有效调动和激发了村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全村上下成为互帮互助的“一家人”。